五、祠 记 碑 铭 (一)、大农祠记 ○宋·江刚中 予访南昌游谔,遵见汉大农令碑,乃唐开元中晋州洪崖子张氲之所记也。 记大农罗公讳珠,字怀汉,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即大农职也。赋税宽平,国用优给。至惠帝时,以正直道不容,出守九江。适灌婴侯有筑城之功未毕,公偕妹婿石固继其功。民亟趋之,劳而无怨。恪完城廓,并手植豫章於庭,故人称之为豫章城。七年,避诸吕之乱,遂隐洪崖,托迹仙学,结草为庐,书其庐曰:昔子房为赤松之游,吾今为洪崖之游。盖上有洪崖异人,与禽鸟为乐,王公不得而臣之。薨卒,葬其地,即今太平乡之西山大岭,其嗣遂家焉。 观其所为德义尤著,今罕见罗母庙之名罗汉松,罗宗伯大宗祠之有名罗汉柏,遗名於洪洞曰罗汉茶,遗名於绿岭曰罗汉香,悉遗泽也!然其坚隐不起,自称罗汉,又曰怀汉,盖亦不忍忘汉之意,不与逆节之臣同朝故也! 余读西山记称罗公岭,自东汉建武以来,扬州郡刺史鲍永表石于墓。明帝永平中,豫章太守张躬义,即洪崖所名罗汉之坛,装像建祠祀之,以高其节。吴中郎太史慈,晋太守韩伯范宁,梁刺史周文郁,及唐都督黄长公,拾遗杨相如,世茸其庙,垂报不朽。至我皇宋中兴以来,霞溪进士高鼎因祠摧毁,遂率其裔孙罗盛得,与乡之士大夫李东、蔡诜,京堂邓舜臣,捐赀以重新之,明其有功之报也。则是祠之告成,有功於风教大矣!故记之。 大宋嘉定二年岁次己巳正月 吉 日 江南西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董 士祠记 (二)豫 章 台 记 O宋·李谊 豫章郡为禹贡扬州之域。秦二十四年(注:公元前223年),王翦灭楚虞负芻。明年,建九江郡以隶南昌。西汉初,灌侯婴佐高祖定九江,初筑郡有城。惠帝三年,表大农令罗君讳珠来守斯土。有章安故土之思,遂手植豫章於庭,廼偕妹婿石固缮完城廓,以终灌婴侯之绩。 景帝三年,太尉周亚夫、王政吴王濞,始以遗迹请命称其郡为豫章,所领南昌、庐陵、彭泽、鄱阳、历陵、馀干、柴桑、赣浙、淦艾、南城、宜春、海昏、雩都、邬阳、南垫、安平,共十八县皆郡属也!观此可知知豫章之所始焉,亦可以观司农之功矣!晋太康中,太守孔冲仰慕遗风,遂於郡城之北,龙沙之南,筑台以祀之,所以殷治事之报,不忘本也。 晋怀帝(注:公元307-313年)永嘉中,豫章一日枯而更茂。咸曰:罗氏佐晋中兴之祥。后罗君文通、文慧隐居乐道,铿伯、仲季力讨敦贼,暨绥与企生忠节孤抗,果於司农手泽有徵矣。而元帝(注:公元317-323年)建武南渡大业亦一验也!是手泽也!始植於沟中,继名于城又终於名台,斯司农之泽与斯郡城相悠久也! 迨齐、梁、陈之间,内史王昂、太守任忠、徐登诸君子相继整葺。世孙罗王唐植柏台前,以继豫章之志也。唐神龙间,都督阎公伯与子婿吴子章,有记其台之兴废备焉。噫!台足有兴废,而司农手植之义无兴废。安抚司亲兵第三队威烈将军卿事罗公清,上追司农祖德,施赀重建斯台,更立石坊。故於予言,以垂不朽,乃记其事 大宋绍兴十一年岁次辛酉二月 吉日记 江西提点刑狱潭惟寅立石 (三)、汉 大 农 令 墓 表 南昌罗君盛得,由进士历官侍郎,有声。卒宝佑癸丑。厥嗣应薦及奉厝於始祖汉大农墓之次,内各有记,外合一塚。按大农,讳珠,字怀汉,其先长沙人。仕汉,历官大农令,守九江郡,偕灌侯筑今豫章,因家焉。诏迁丞相石固以知辞。卒葬于邑之大岭。配张氏、傅氏。六子某环墓而居,派蔓郡邑,代有显仕。十三世传伯林塘公,与旌阳令许敬之,同师谌礼,以道术鸣时。同郭景纯相其兆宜阳,遂改葬张氏於今万寿宫前。逊墓后於旌阳葬考肃公,重友盟也。节度使齐邱,拾遗欧阳持,访陈陶於香城,过谒其墓,檄下邑令,祀以申牢,报其功也。居奉新之仁节公,居丰城之至渊公,远修岁事,重本始也。予等与应薦挟同年好,属於墓表不获辞。呜呼!於大农可以观垂裕之仁焉!於吏部可以观善继之孝焉!於逊幽可以观锡类之义焉!于祀事、于墓表可以观不匮之思焉!罗氏之贤,世有足徵,是宜表之,以永孝思。大农旧有碑文,但字迹断续不可悉记,姑以华林胡尚书直孺公辨注,今本者述之如左: 罗公,名珠,字怀汉,秦武陵令罗君用之嗣也。历官大农令,自长沙守九江,同灌侯筑城,手植豫章为记,斯佳城也。配傅氏,葬今黄古巷槽坊乌龟岭。生六子:居厚、宣礼、子成、知政、抵德、成通。 东汉永兴二年甲午正月十五 八世孙大尉 叶字 立成立碑 (四)遵 生 公 大 孝 庙 碑 文 O宋·陈绫卿 豫章城南三十里有庙曰大孝,乃孝子罗遵生庙也!孝子东晋安帝时人,待母胡氏疾,鞠躬尽瘁。元兴中,都督江州诸君军事留敬宣辟为州祭酒,以痼疾辞。又以桓玄叛晋,义不枉从,与兄企生俱被获,企生执义节死,孝子危然。呜乎!兄弟之仇义不反,孝子知素矣!但老母孤儿,俱在桓贼境内,二者势不俱全,遂披发请囚,狼狂自恣。玄衿之,并感企生乞弟以养母,故孝子脱难,得扶母抚孤,束兄骸归葬。企生公之死,所以尽忠,而不为矫情。孝子之生,所以尽孝,而不为苟免。况企生为人之臣可以死也,孝子未臣可以无死也。胥得矣!故曰:一门忠孝。被祸而死义者十人,罗氏几於微矣,所以昌其将微之势者谁欤!一门随任居荆州,林北几於无罗矣,所以反其回宗之势者亦谁欤!遗孤幼稚,企生之后几绝矣。所以继宗祀之托者是谁功欤,可见罗氏几於微而不微;林北几于无罗,而罗氏得以复归;企生几乎无嗣,而得以继其嗣者,咸孝子功也!故侄昌,高于孝子功,在先人及于后世不可忘焉!遂祠于故居,盖亦报本之意也。贞元二年,都团练李兼访节孝,以励士庶,故额其祠曰:大孝。开宝中,益都裔孙居通母死庐墓三年,诏以为长簿。大中祥符初,旌其门於孝子续有光矣!方今皇上奋起外藩,上继大统,每朝太上皇於德寿,又隆太上皇以尊号而宫掖尽礼,是以孝风天下,而守土之官,又能广皇上教民之心,以表孝节于不泯也。而况孝子义著江右,名光史册,不容不文以表之。崇仁高埠罗待讲点之女婿,乃孝子世孙婿也,请文其词,故系之诗曰:大孝幽地,遵生之祠,庙飨已久,后人永思。报功无尽,续世有辉。以义相祀,以情相维。牲牢俎豆,列于四时。泽庇后裔,理宜永思。昭斯孝行,用勒于碑。 大宋乾道五年已丑岁次十月 记 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兼枢密院使前观文殿大学士知洪州陈绫卿撰 (五)、文亨罗氏祖祠记 文亨开基始祖太郎公于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从福建南剑州剑浦县鱼鳞阁(今南平市延平区儒罗乡罗源村)迁来文亨文陂上村定居。传至第三代后子孙逐渐扩展到坑子堡立基。螽斯衍庆,瓜瓞绵延。至解放初期,时间跨越近千年,已有1000多户,5000多人口(迁各地除外),历代建有先祖宗祠43座,物华天宝,人文茶萃。公元1955年因国防建设需要,坑子堡全部拆迁,移民至周边县市和本县乡村。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海内外宗亲不时回乡寻根问祖,但祖祠难觅,亲人难寻,咸感不便。 公元1992年11月1日,城关旺标、振富、汝文等梓叔到文陂焕南家中商议筹建文亨罗氏祖祠,以便外地宗亲回乡认祖和参加祭拜活动。即于同月8日召开各片梓叔代表会议,由焕南主持说明筹建祖祠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经梓叔们深入讨论后,一致赞同并成立筹委会,下设文秘组、财务组、基建组、联络组,分头展开工作。 倡议书发出不久,即得到海内外广大宗亲大力支持、慷慨捐助。遂于1993年六月初四日在太郎公墓园左侧梁背破土动工。时经两年的紧张施工,群策群力,克服困难,一座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投资人民币56万元,华丽壮观的罗氏新祖祠终于1995年六月廿六日胜利落成。 祖祠正厅壬山丙向兼子午。左厢房有宿舍、办公室、教室等;右厢则因部队水管未迁,有待以后补课。祠左建有戏台及广场,供正月十四----廿四日,演戏酬神。祠内供奉始祖太郎公及各房先祖牌位,庄严肃穆。现每年农历八月初三祭祖日,海内外太郎公裔孙上千人前来参加。尤以祖墓、祖祠相邻一处,离连文线(十里长街)仅50米左右,交通方便,得天独厚,十分难得。将来建成陵园,美丽风光亦是连城这个旅游城市一个好去处。诚如祖祠楹联: 1、太上无穷德,郎公世代昌。 2、豫章旧郡溯祖,百代祝融氏; 文亨新基开宗,千栽太郎公。 3、文明康乐有得祖荫,亨通贞吉来复祠堂。 新建祖祠已达到敬宗爱祖、敦亲睦族、启迪后代、奋发图强之目的。 太郎公卅二世裔孙 焕南 谨记于公元1999年2月 |